1, “掸”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向左转|向右转“掸”拼音:[dǎn],[shàn]“掸”部首: 扌"掸”部外笔画:8“掸”总笔画:11基本字义:1. 掸 [dǎn]字从手从单。"单"意为"大力"。"手"与"单"联合起来表示"用手大力(除去)"。本义:用力除去。①用鸡毛或布条绑成的拂去尘土的用具:鸡毛掸子。~帚。~甩子。②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扫,去掉灰尘等:掸掸土|掸掉衣服上的土|掸掉衣服上的雪.~桌子、~衣服。又见shàn。掸子 [dǎnzi]:用鸡毛或布等捆在柄上捆扎成的除尘工具。如:鸡毛掸子掸瓶 [dǎnpíng]:用来插掸子的瓶,形制高,颈小腹大2. 掸 [shàn]①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②缅甸民族之一,大多数居住在掸邦。“掸”组词造句:1. 掸子 造句:这不是一间象其他被拂尘、打扫天花板的掸子以及扫帚经常清理过的房间,灰尘在里面安安静静地堆积着。解释:用鸡毛或布绑成的除去灰尘的用具。2. 鸡毛掸子 造句:鸡毛掸子虫在用来过滤来自水的营养物的顶端上有一系列的生有羽毛的触须。解释:掸灰尘的用具,把鸡毛扎在藤子或竹竿的一端制成。有的地区叫鸡毛帚。
2, 掸孑把儿中把的读音
掸子把儿 bà 把 bà①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②花、叶或果实的柄:苹果~。又见bǎ。③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儿。把 pá1.通“爬”。刨;挖。 2.通“爬”。搔,抓。参见“把搔”。 3.通“爬”。攀援。参见“把竿”。 4.姓。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明有把安。见《正字通·手部》。把 bā1.见“把掌”。 2.盼望。 3.靠;凑。 4.见“把鼻”。把 bǎ(1)拿,抓住:~酒(拿着酒杯);~玩(拿着赏玩)。(2)把守;看守:街亭有兵~守。――《三国演义》(3)掌管;控制:~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4)把与,给: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5)按,诊:~脉。(6)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7)大约,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起来又走了里~多路。――《儒林外史》(8)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如:拜~子。(9)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门关上;这一趟可~他累坏了。(10)表示处置:~头一扭。(11)表示致使:~她羞哭了。(12)[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侬东西呢?送~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13)引进对象,相当于“对”:吓怕了的,所以~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14)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15)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元·杨景声《刘行首》
3, '账掸禅稠怎么组词
组词:1、账算账。账目。账务。账房。账号。账户。账款。入账。账单。账簿。账本。账册。记账。欠账。折账。冲账。赊账。内帐。外帐。还账。拉账。流水账。变天账。秋后算账。账款两清。2、掸dǎn:掸子。掸帚。掸掉。掸笔。掸掸。掸去。掸衣。掸灰。掸尘。掸细粉。掸甩子。鸡毛掸。鸡毛掸子。注:另有读音为tān、shàn,无组词。3、禅chán:禅杖。禅房。禅室。禅阁。禅堂。禅院。禅宗。禅师。禅机。禅学。禅林。禅那。禅法。禅坐。四禅八定。另:禅shàn:封禅。禅变。禅让。禅举。禅文。禅诰。禅代。禅化。4、稠稠密。密稠。稠浓。稠浊。稠粥。繁稠。沸稠。星稠。稠云(密集的云)。稠人(众人)。稠林(密林)。稠伙(犹稠众)。稠众(众多)。稠掩掩(密集而隐约无光)。稠人广坐(很多人聚会的场所)。地窄人稠。
名词解释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这本书共五十六回,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作者以写实主义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批判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一方面歌颂少数人物坚持自我、守护人性,以此寄寓作者的理想。
宾语
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一般而言,及物动词后面最少要有一个宾语,而该宾语通常为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要求两个宾语,则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为直接宾语,另一个为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