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让孩子上学行不行
绝大多数孩子的家长都在心疼孩子,那么小小的身体,整天埋头在作业堆了,玩的时间几乎没有。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让他们活动、锻炼,他们怎么长个啊?所以这种压力不仅是心理上的,还有身体上的。但是,心疼归心疼,大家还都默许这种状态的持续。为什么?因为现在社会竞争、生存压力太大了,没有高学历高文凭很难找到好工作,很难获得高收入。所以,只能忍心看着孩子受累。喊了若干年的素质教育,现在仍然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要想真正达到预想的目标,现在看来几乎不可能。假如不送他上学呢?我是上夜班的,白天有的是时间,可以在家辅导孩子学习,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一分子,我自信还是不会误我子弟的。妻子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所以,不送孩子进学校,至少在小学阶段,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吧?况且,我可以给孩子请家教,家教肯定会尽心尽职地上课,留不留作业也可以商量,更重要的是,他一定不会像某些学校的老师那么牛,可以肆意批评孩子,肆意践踏孩子的尊严,因为他的工作对我来说是透明的,而且我也会给儿子一定的决策权,让他来参与对老师的选择,这样就可以选择他喜爱的老师,对他的学习也更有好处了。但是,这毕竟是一步险棋,没有足够的成功范例,万一不成功呢?我拿孩子的一生来做“实验”是不是危险太大了?这里我不得不请各位高人指点。网友锅巴粥:我当初也这么想过,但是诸多的不宜让我立马儿放弃了,我们的选择得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孩子多于99.999%都在接受学校教育,假如你的孩子属于0.001%,那么你的孩子就失去99.999%的与同龄伙伴玩耍的机会,长期与成人接触的孩子不知道童心能维持多久?还有与人相处的能力?个人认为现在的孩子适应生存的能力比文化知识更重要!当然,另类的孩子也有成功的,但是这个成功估计是家长虚荣心的成功,那个武汉华师大的13岁的北大保送生不也被说成是悲剧吗?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不完善,但是至少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个群处的机会,只有群处才能学会与人相处,与己做人的道理,虽然小肩膀上扛着超负荷的重担!得到的总比失去的多得多。网友mum_and_girl:好人比坏人多,好的老师比坏的老师多。网友家慧0711: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规定,总之需要监护人证明有能力不耽误孩子。不说国家法律,如果你选择HOME SCHOOLING,你是不是也得对从心理学到教育学等专业有很深入的学习呢?既然你下了深入学习的决心,也深入了解了那些教育孩子所需要的知识,具备了那些培养孩子的能力,那你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上学的同时帮助孩子抵御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这样的话,孩子就不需要作为那个小百分比的特殊的异类。网友木桥爸爸:孩子的教育渠道也大体来自四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这四个方面被称为教育“四支柱”,对于0-10岁的孩子,来自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占主要位置。可随着孩子的长大,其他教育渠道愈来愈发挥起作用,慢慢的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其中来自学校的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逐渐的成为主导。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当然,学校有学校的客观条件限制,还要照顾大多数的孩子所以家庭教育要去作必要的补充。不过,也有三条腿的桌子,也有没上过学的科学家……但毕竟属少数。网友李美丽2463:看您这篇帖的点击数这样高,就足以证明不是一个家长关心这类问题。我现在担心最多的还不是孩子的负担太重——这已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了,时常让我忧心记挂的倒是孩子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在激烈的竞争和老师的严管之下,能否保证品质的优秀。为什么现在学校里的某些所谓“差生”往往都是学习品德“双差”呢,因为学习不好就会受老师和同学的轻视,长期没有被认可的感觉,很容量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我曾自我安慰式地想过让孩子退学,我来教他,但是我知道这其实是并不可行的,孩子在成长时期要接受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还有与人的交往能力,与社会群团的融洽能力等等,所以在目前的状况下,我还是比较认可珺珺妈的观点,尽力去适应这个环境吧。希望我们的这些观点有一天能被教育部门高层所关注。网友xiangyu116:孩子上学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把他放入社会人群里适应与人交往、培养处理各类型的事务的能力。这样一天到晚呆在家里面对的只有父母亲人,交往面太窄了吧。要有一天你突然把他丢进社会他会适应吗?三思啊! 网友开拓羊:我们经历了中国的完整教育,现也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国的科举制有严重问题。我们觉得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愿意去上学,就送他去;不愿意,就算了。
2, 父母不让小孩上学违反了那几款法律?
孩子不想去上学一定有他的道理。应该及早的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告诉他你们的人生观。尔后询问他的人生理想,并帮助他制定、实现计划。然后督促他完成,或许孩子真地对求学丧失信心,此时最好不要逼迫他继续学业,应该从其他方面让他重拾书本。现代教育有很大机械性,让人觉得没意思。这不是孩子的错,只是应该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学习、读书时有大用处的。让孩子主动学习。这时家长的责任。孩子对社会不熟悉,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反感,看到很多不公平就厌烦。所以应该让孩子认识到: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可以试图改变它,也必须去适应它。毕竟,人总不能生来就去死吧!再者,可以先让他接触一下社会,认识一下 知识的用处以及没有知识 所受到的限制。这样就能够让他恢复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责任感。其他问题就都自然解决了。不妨让他尝试一下求职或暂时就业。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我有好多同学就是这样。
名词解释
孩子
《孩子》是由Ragnar Bragason、布拉纳·布莱格森执导,Hanna María Karlsdóttir、Gísli Örn Garðarsson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06年9月9日在冰岛上映。 影片讲述了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着津贴和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的故事。
教育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等,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职业技能等。此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等。
学校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1.2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拥有校舍建筑面积总量达32.6亿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