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夫茶茶具介绍
在我国,饮茶的器具——壶,杯,碗等,也有无穷的品色。古代茶具非常丰富,有金属的(金壶,银壶,铜壶,锡壶,合金壶)和陶瓷的(青瓷,白瓷,紫砂瓷)茶具,还有漆器,玉器,水晶,玛瑙等茶具。 唐宋前系煎煮茶汁,茶壶为金属制器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后因冲泡方法风行,茶壶主要采用陶瓷制品,并与煮水的壶分开使用。 目前我们常用的茶具有陶瓷,瓷器,玻璃,搪瓷,保温杯等,种类虽多,但是仍以陶瓷茶具为最好。 有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认为可保持茶水不凉,特别是在冬天使用的人较多,但是,这种杯子往往会使茶叶闷热,颜色变黄,影响茶的香味;有的人爱用搪瓷缸泡茶,认为方便,必要时还可以加热把茶叶进一步煎,熬出来,这也不好。因为搪瓷透气性差,也影响茶味。同时,茶经过煎熬,茶中鞣酸煎出过多,当在消化道吸收后,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而凝固,影响食欲和消化,甚至发生便秘,于健康不利。 据研究,用朱砂茶壶泡茶效果最好,因为这种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泡的茶有冬天能保温,夏天可防馊等优点,加之使用的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也越醇郁芳馨,甚至空壶里注入的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香味。而今国外许多有茶好的人,则称紫砂壶为“无毒餐具”,经常使用,会延年益寿。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特别喜爱紫砂壶的奥秘。其次,用陶瓷,青瓷或白瓷茶杯以及玻璃杯泡茶对茶味影响也不太大,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较普遍。
2, 功夫茶的茶具介绍
(一)、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近200种。(二)、茶船承载主要泡茶用具的器具。即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防止水浸湿茶桌。(三)、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方便分茶。(四)、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五)、闻香杯将茶汤到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六)、杯托承载闻香杯、品茗杯的器具。(七)、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八)、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支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九)、大茶杯泡饮和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二、辅助用具除主要泡茶器外,在泡茶过程中还需要一些辅助的泡茶用具。可增加美观,方便操作。1.桌布:各种纤维织物制成的铺在桌面向四周下垂的饰物。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于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吸干壶底、杯底的残水。4.奉茶盘: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敬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高雅。5.茶则:从茶叶桶中取茶的用具。6.茶匙:从茶荷中取茶的用具。7.茶针:疏通壶嘴的用具。8.茶夹:取放品茗杯的用具。9.渣匙:从泡茶器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10.茶漏:扩充壶口面积,防止拨茶时散落在桌面上。11.滤网:过滤茶渣的用具。12.茶荷:盛放干茶的器具,多用于客人赏茶。13.随手泡:泡茶时盛放冲泡用水的用具。三、 备水器(一)、保温壶储放开水用。一般用于居家、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二)、水盂盛放废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三)、注水器(随手泡)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四、备茶器(一)、贮茶罐贮藏茶叶用,可贮藏250——500克。(二)、茶样罐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
名词解释
泡茶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
茶具
茶具选材广泛,金、木、竹、陶皆可取。茶具,古代又称茗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28种茶具的名称。 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陶瓷
陶瓷(china),即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中国瓷器也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相关推荐
飘逸杯泡茶壶 用飘逸杯泡茶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