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七月流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yuè liú huǒ,出自《诗经》,指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农历七月份天气从最热开始降温,现人们经常错误的用来形容天气炎热。“七月“, 指夏历的七月,也就是今天农历的七月,大致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 指移动,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这里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气,而是一颗星的名字,即天蝎座α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发出火红色的光亮,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之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在气象预报还不完善的古代,人们往往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进行观察来确定农时,指导生产。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曾写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甚至当时的朝廷还专门设置了 “火正”之职,负责观测“大火”星的位置,用以确定农时节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月流火
2,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分别是什么意思?
“七月流火”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八月未央”就是还没结束的意思,八月未央就是就八月份尚未结束。“九月授衣”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特别指出的是,这颗名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 “未央”一词取自《诗.小雅.庭燎》的诗句:“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未尽”、“不尽”。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参考资料:《诗经》-百度百科
3, 什么是七月流火?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火”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天蝎座的一颗亮星——天蝎座α,我们称之为心宿二。 心宿二的拉丁名是Antares,意思是对抗火星。不错,心宿二是一颗红色的亮星,如果不仔细分辨,确实有可能把它和火星混淆起来。心宿二是一颗红超巨星,它的表面温度要比我们的太阳低很多。 在夏季的夜晚8、9点中,我们可以在南天看到心宿二。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描写的是将近4000年前的景象,由于岁差,我们的前辈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天象已经不一样了,那时候的“七月”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公历8、9月。这首诗其实应该理解为大火(心宿二)向西方移动,寒冷的季节就快要来到了。正如天狼星可以昭示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心宿二也是一样。所以,“七月流火”并不是指炎热的天气,而是指天气逐渐转凉。 在心宿二的两边你能够看到两颗小星,它们分别是天蝎座 τ 和 σ ,它们有点类似于牛郎星和它身边的两颗星。
名词解释
七月
7月是公历年的第七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在北半球,7月是夏季的第二个月。本月的节气:小暑、大暑。公历7月1日是建党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月十四或十五是中元节农历七月的别称: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首秋,初秋,早秋。
流火
流火原先是长留山弟子,本为女娲石碎片之一,为帮助花千骨救治白子画而消散。在墨冰仙的和花千骨的努力下重新汇聚,在番外中转世成为流火。
未央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未央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相关推荐
月亮是恒星还是行星 月球是行星还是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