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雪莲果忌讳什么
1、需要注意的是,雪莲果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单宁,又称鞣质。雪莲果被切开和去皮后,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褐色。变色的原因是由于氧化作用,单宁中的酚类产生醌的聚合物形成褐色素,也就是黑色素。为了防止变色,可将去皮切开的雪莲果放在清水中浸泡,使其与空气隔绝,可防止氧化变色。2、过敏体质者食用要小心,雪莲果很容易引起过敏的。负作用:性大寒,肠胃不好者慎食。大量食用后会出现胃寒,便汤,狂泻不止等症状。1、雪莲果帮助消化,调理和改善消化系统的不良状况。因雪莲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所有植物含量最高的果寡糖,所以能显著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不仅能消除便秘,还可防治下痢,是肠胃道疾病的克星 。最神妙之处还在于它是肠内双忮菌的增殖因子,克服了由于生活节奏紧张,过量使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双忮杆菌等肠内有益菌减少失衡引起的系统疾病,可清除由食物带入人体内的环境污染物,是肠胃的清道夫和保护神。2、雪莲果调理血液,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也有一定疗效。3、雪莲果具有清肝解毒,降火降血压的功效,是有效的防治面痘、暗疮,养颜美容的天然保健品。雪莲果另含有20种氨基酸和钙、铁、钾、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也是男子壮阳增强性功能的天然威而刚。4、雪莲果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可减少或避免结石症的发生。
2, 有人说“雪莲果”不宜多吃,它对身体有害吗?
雪莲果一次不宜多吃,对身体无害,但是对于存在某些疾病的人不适宜食用,具体情况如下:1、性大寒,肠胃不好者慎食。大量食用后会出现胃寒,便汤等症状。2、胃寒的人,可能吃冷的有胀感,但可以用开水泡一下吃。3、在极少数过敏者中,雪莲果吃多了会腹泻、代谢性酸中毒、心率加快但血压下降、重者脱水、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甚至休克。4、雪莲果吃多了会肚子胀气,导致屁多。
吃吧,是败火的~怎么会上火呢?但是什么东西都别吃太多,这样也不好,你的回答请注意第4条。雪莲果,学名“yacon”(亚贡,或者阿贡),即“神果”之意,属菊科,葵花属植物,原产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一种传统根茎食品。 雪莲果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生长,圆形而中空,呈紫红色;叶对生,阔叶形如心状,叶上密生绒毛,叶基部各着生有一个腋芽,植株貌似菊芋,可生长到2-3米高。花顶生,有五朵,形如黄色,形如葵花煞是可爱,蒴果,但不结籽。雪莲果的外形像蕃薯,果肉吃起来,口感却很像水梨,汁多而晶莹剔透,甘甜爽脆,属低热量食品,但其碳水化合物却并不为人体吸收因此,很适合糖尿病人及减肥者食用。 雪莲果特别适应于生长在海拔1000~2300m之间的沙质土壤上,喜光照,喜欢湿润土壤,生长期约200多天,生长适温在20~30℃,在15℃以下生长停滞,不耐寒冷,遇霜冻茎枯死。 雪莲果是长日照作物,在长日照条件下促进生长和开花,但不结种籽,以块种无性繁殖为主。 雪莲果的果寡糖含量是干物质的60-70%,其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钙、镁、铁、锌、钾、硒等微量元素。日本研究并发现,每天服用3-6g的果寡糖,3周之内,人的粪便中有毒致癌化合物的含量可减少百分之40以上。雪莲果碳水化合物很少为人体吸收,因此很适合糖尿病人及减肥者食用。果寡糖具有:①进消化,调理胃肠道;②是肠内有益菌丛的促生剂,产生双歧因子;③调理血液,清除高血脂,有效地控制胆固醇和糖尿病;④通便、防治下痢;⑤降火清毒、防治面疱、暗疮;⑥提高免疫力。 食用方法,既可以洗净削皮生吃,也可以炖鸡或排骨煲汤。 需要注意的是,雪莲果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即单宁,又称鞣质。雪莲果被切开和去皮后,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褐色。变色的原因是由于氧化作用,单宁中的酚类产生醌的聚合物形成褐色素,也就是黑色素。为了防止变色,可将去皮切开的雪莲果放在清水中浸泡,使其与空气隔绝,可防止氧化变色 1、调理血液,能降低雪糖、雪脂和胆固醇,可预防和治疗高雪压、糖尿病,对心脑雪管疾病和肥胖症等也有一定疗效。 2、帮助消化,调理和改善消化系统的不良状况。因雪莲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所有植物含量最高的果寡糖,所以能显著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不仅能消除便秘,还可防治下痢,是肠胃道疾病的克星。最神妙之处还在于它是肠内双忮菌的增殖因子,克服了由于生活节奏紧张,过量使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双忮杆菌等肠内有益菌减少失衡引起的系统疾病,可清除由食物带入人体内的环境污染物,是肠胃清道夫和保护神。 3、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可减少或避免结石症的发生。 4、具有清肝解毒,降火降血压的功效,是有效的防治面痘、暗疮,是养颜美容的天然保健品。雪莲果另含有20多种人体必须的氧基酸和钙、铁、钾、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也是男子壮阳增强性功能的天然威而刚。雪莲果是当今吃出美丽的新潮果品。
相关概念
胃寒
胃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温胃散寒。 临床上胃痛之症,中医多称之为“胃脘痛”,现代医学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黏膜脱垂等疾患多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中医一般分为胃寒、胃热等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