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旗袍与海派旗袍的区别
旗袍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严格的京派和海派区别了。简单说两点--京派旗袍:传统派-大家风范。源于明清服饰文化,特别晚清时期的旗装改良,具体为旗装收腰设计,加上汉服的立领,左右两面开叉,有大的宽边包边,讲究的是舒适和大家风范。裁制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海派旗袍:西化派-贴身。兴于民国上海女学生,吸收了西方的裁剪方法,使旗袍更为贴身更能展示女性的身材,并且为了从外观上区别于京派旗袍,一律采用窄边进行包边。海派旗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1. 京派旗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海派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2.京派旗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海派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3.京派旗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海派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2, 旗袍是什么时候有的
1 对三围形体的注重2 各种衣料的纺织材质3 长到大腿根部的高开衩这种中西合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海派旗袍风格上近代上海的开埠,“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最大的特点说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装的兼收并蓄。当时不仅把西式外套、大衣、绒绒衫穿在旗袍外,更采用洋装中的翻领、“V”形领、荷叶领,袖型则有荷叶袖、开衩袖等。到后来还出现了改良旗袍,结构更趋西化,一反传统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甚至加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旧式的大襟和繁琐的装饰则逐渐消失了。旗袍面料棉布、呢类、纱罗应有尽有。某一段时间旗袍流行“透、露、瘦”,于是就采用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化纤或丝绸;其次,旗袍廓形修长紧身,尤其适应南方妇女消瘦苗条的身材特征。 20、30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种既稳定又变幻无常的时装。摆线高低来回更迭,稍不留神便会落伍,这种时髦确实是需要“追赶”才能及的。时尚是商业的催化剂,作为商业化大都会的产物,海派旗袍不仅顺应社会心理,更切合商业利益。
名词解释
旗袍
旗袍(qipao)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新中国成立后,旗袍在内地渐渐被冷落。8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带来的影响,旗袍逐渐在内地复兴,并于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海派
海派(上海话拼音:hepa,发音:[hē̞pʼä́][1])代表了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其对中国近代的文化与风气有很大的影响与领头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中国的文化。海派有多种含义,第一种指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时,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群画家,所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第二种指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第三种指主要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文学流派,第四种指那些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