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制作铁磁流体?
买个磁铁最好是强磁,弄个透明瓶子,用道具刮或碾磨些细铁粉就可以了。1. 碾磨法。即把磁性材料和活性剂、载液一起碾磨成极细的颗粒,然后用离心法或磁分离法将大颗粒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所需的磁流体。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很难得到300nm以下直径的磁流体颗粒。2. 解胶法。是铁盐或亚铁盐在化学作用下产生Fe3O4或γ-Fe2O3,然后加分散剂和载体,并加以搅拌,使其磁性颗粒吸附其中,最后加热后将胶体和溶液分开,得到磁流体。这种方法可得到较小颗粒的磁流体,且成本不高,但只使用于非水系载体的磁流体的制作。3. 热分解法。是将磁性材料的原料溶入有机溶剂,然后加热分解出游离金属,再在溶液中加入分散剂后分离,溶入载体就得到磁流体。4. 放电法。其原理与电火花加工相仿,是在装满工作液(经常与载体相同)的容器中将磁性材料粗大颗粒放在2个电极之间,然后加上脉冲电压进行电火花放电腐蚀,在工作液中凝固成微小颗粒,把大颗粒滤去后加分散剂即可得到磁流体。
2, 如何制备四氧化三铁磁流体?
四氧化三铁有磁性,可制作磁流体,而FeO和Fe2O3没有这样的性质。磁流体实际上是四氧化三铁以很小的颗粒分散在特定的溶剂中,可以是聚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若将现成的四氧化三铁打碎,分散到溶剂中是难以做到均匀的。所以一般是通过反应来制备。反应物是亚铁盐,如FeCl2,氧化剂一般用H2O2,便于控制,环境一般用碱性环境,碱性环境下的H2O2的氧化性不至于太强,也便于控制。注意用N2保护,避免O2接触,因为过程中生成的Fe(OH)2一接触到O2就会被氧化成Fe(OH)3。实验中H2O2的用量要严格控制,只能让部分Fe被氧化到+3价。我不明白你说的“用量都缩减了150倍”是什么意思,难道0.179mol/L的FeCl2溶液你只用了1mL?但很明显,你的实验中Fe都被氧化成Fe2O3了,所以失败了,可能是H2O2的用量多了,可能是有O2与反应体系接触了。理想的四氧化三铁磁流是黑色的液体,实际上属于胶体分散系了。若略显棕色,意味者生成部分Fe2O3,只要不很多,也不影响磁流体的性质。而略显棕色是为了便于判断大部分的Fe转化为了Fe3O4,因为FeO也是黑色的,若只是黑色,其实难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换。
名词解释
Fe
铁(iron)是一种金属元素,原子序数26,铁单质化学式:Fe。纯铁是白色或者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熔点1538℃、沸点2750℃,能溶于强酸和中强酸,不溶于水。铁有0价、+2价、+3价和+6价,其中+2价和+3价较常见,+6价少见。 铁在生活中分布较广,占地壳含量的4.75%,仅次于氧、硅、铝,位居地壳含量第四。纯铁是柔韧而延展性较好的银白色金属,用于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铁及其化合物还用于制磁铁、药物、墨水、颜料、磨料等,是工业上所说的“黑色金属”之一(另外两种是铬和锰)(其实纯净的生铁是银白色的,铁元素被称之为“黑色金属”是因为铁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主要成分为黑色四氧化三铁的保护膜)。另外人体中也含有铁元素,+2价的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用于氧气的运输。主要使用的铁矿石有:Fe2O3(赤铁矿)、Fe3O4(磁铁矿)、FeCO3(菱铁矿)、FeS2(黄铁矿)……
氧化
氧化(oxidation),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后产生CO2和水的过程
H2O2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粘性比水稍高,化学性质不稳定。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一般以30%或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但过氧化氢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