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节气种蔬菜有口诀吗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 24节气的顺口溜有哪些?
24节气的顺口溜如下:1,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2,七言节气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3,表征节气歌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 大寒整一年。4,百子节气歌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去躲帐主子。
3, 二十四节气口诀
二十四节气口诀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农历中的“阳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特有的一种划分法,是不折不扣的“中华遗产”。历法都来自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阳历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回归年”,长约365又1/4天)定为一年。但农历并非如此,民间常常把农历叫“阴历”,实际上,农历确实一直严格使用阴历月(反映月亮盈亏的“朔望月”),但农历不是“阴历”。真正的阴历,如伊斯兰教的回历,以12个阴历月为一年,一个阴历月平均为29.5天,12个月为355天左右,比真正阳历的一年少约10天。如果我们的农历也这样,每年春节就会比前一年提前10-11天,这样逐年提前,积上16年,我们就要在盛夏摇着扇子过年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中国的农历每3年左右就插入一个闰月,以保持与阳历的一年大致同步,正因为不断插入闰月,所以中国的农历就成了“阴阳历”——既使用阴历月,又用闰月来保证年的平均长度为阳历年长。大家稍稍细想,就会领悟到中国农历年长的有趣现象:正常年比阳历年短,为355天左右,但有闰月的年为13个月,就会长到384天左右。可是,反映四季的回归年可不会这样伸缩,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是以365又1/4天为周期的,所以农历的月份不可能年年与季节的变化完全同步吻合。比如,北京地区是每年农历十月份播种冬小麦,假如去年是十月上旬播种,今年就十月中旬播种才合适,明年再推到十月下旬,后年加了闰月,又回到十月上旬播种。显然,这样的历法指导农事活动是非常不便的,必须发展出一套完全反映阳历年的划分方法,与阴历月并行,让每年的季节、气候、农事与这种划分的关系固定下来,历法才实用,于是“节气”就应运而生了。阳历反映的是太阳在星空中的运行(实际是地球绕太阳转,但我们在地球上看,是太阳一年在星空中绕地球一周)。太阳运行到最偏南时,昼最短,夜最长,中午我们看到的太阳高度角也最低,这一天叫“冬至”;太阳运行到最偏北时,昼最长,夜最短,中午的太阳高度角最高,叫“夏至”;而“春分”、“秋分”,太阳恰经过赤道,昼夜平分。想反映回归年四季变化的过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当然就是4个最佳的“节点”,但光有这4个点是远远不够的,农事如播种、插秧、中耕、收获等活动需要固定在每年更精确的时间段,前后不能差十天半月,所以这4个节点还要向下细分,于是每季节平均分成6份,全年为24个节气,一节气为15天左右,这样最适用,就固定为“二十四节气”,沿用于后世。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最早见于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这24个节气的名字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没有任何联系,完全是“自成体系”的,属于中国传统历法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民间常认为节气属于阴历,完全是农历中阴历月占主流造成的错觉。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历法改用公历,公历是纯阳历,于是从此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结下了不解之缘。
4, 二十四节气种植植物的彦语
二十四节气农谚歌正月:(农历)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一日晴,农夫不用力耕田。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好。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四月: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晨日,害虫成灾损稻禾。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若从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六月:三伏之中逢苦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住三冬多雨雪。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庄稼从来一半收。处署若逢天下雨,尽管结实也难留。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十月: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兼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十一月:初一东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阴无日色,明年定唱太平歌。十二月: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此日天晴好,来岁农夫大发财。
名词解释
初一
初一(七年级),即初级中学一年级,是中学生涯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从小学适应中学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