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田灌溉时,经土渠输送,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要占到输水量的50%
大小漫灌浇了土地 水送到田间以后,如何浇灌是大有学问的。不少地方的农民仍然固守着旧的观念,认为浇地就是浇灌“地”,要浇足浇够水,于是沿袭几千年来的传统办法,采取大水漫灌,浇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如果田间土地不平整,高高低低,要使地块都漫上水,所用水量就要更大。其实浇地的目的是让庄稼根部获得和保持必需的水量,其余地方完全没有必要,浇很深的水更是巨大的浪费。 不合理的包费制 用水要交水费,大概绝大多数人是认可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至今仍实行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包费制每户交同样的水费,不管几口人,更不问是用了多少水,这样收费倒是简单省事,实际上是鼓励大家敞开来用水,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农村浇地也是,只喝“大锅水”的收费制度,早就应该结束了。 一次性用水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用于情况的介绍,如果生产工艺落后,工业生产所需要水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一次性地把水用过就排放掉,那是耗水太多了。早期的工厂多数正是这么干的。至今有一些中小企业仍在这样做。先进的做法是尽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一水多用,尽可能地循环用水。
2, 翻车是怎样灌溉农田的
翻车的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链轮,一主动,一从动,绕在轮上的翻板就是传动链,这个翻板兼做提水的工作件,一面带动翻车转动,一面把水提上来。长期以来,翻车成为我国农村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一种提水机械。马钧对翻车进行了改进,制造了新式翻车,结构精巧,能连续不断地提水,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新式翻车也较省力,儿童都能转动。以后,这种翻车发展为龙骨水车,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补充: 制造背景马钧 我国在东汉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音结高,jié gāo)和辘轳。不过这两种灌溉工具都不是连续运动,只能间歇式地由低处向高处提水,劳动生产效率很低,若地势比较高,则无法引水灌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钧认真研究了以往的灌溉工具经过多次试验,设计制造了一种新的灌溉机械——翻车(又叫踏车、水车或龙骨车),它不仅可以直接在农田水利灌溉应用,而且结构轻巧灵便,效率高,儿童都能转动,胜过原来提水工具百倍。
3, 农田水利立法前期调研报告参考材料或范文
农田水利立法前期工作调研报告——关于xx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一、现状? 1、灌溉渠道损毁、淤积严重。全市长约800多公里的排灌渠道,因自然淤塞和人为损毁的有250多公里,约占全市排灌干渠总长度的30%。以龙源水库灌渠为例,整个灌区渠系有总干渠一条8.08公里,南、北、西干渠三条32.94公里,分干渠七条119.76公里,总长度160.6公里。目前损毁淤积的情况是:除8.08公里总干渠和南干渠到市供水公司这一段能顺利放水,维护保养较好外,其余干渠、分干渠、支渠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和淤积。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西干渠、坦渡分干渠、丁田分干渠、路口分干渠。西干渠青坡遂道、王家冲隧道塌方近200米,堆积物近300立方米,今年抗旱供水前罗形村组织群众突击运走土石方近200方,目前仍有100多方的土石淤积。坦渡分干渠联合至高山、新湖地段渠道淤积接近1米,下雨时渠道倒灌。丁田分干渠易家组、甘家组、乌抱组地段多处塌方,总长约60米,其中一处塌方后冲毁水田6亩,至今未恢复。据当地群众说,丁田分干渠从竣工至今仅入过一次水,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路口分干渠石咀头村苦竹组地段,该村在1995年修采石场时,将近200米的渠道作施工场地和运输公路使用,已致路口分干渠后段被截断。路口分干渠和栗楠水库渠道有近200米,因修京珠公路临湘连接线,被业主单位作施工取土用,至今未恢复。尤其是西干渠新屋渡槽今年元月2日被外地货车撞击后,主梁已形成四条共3米长的裂逢,已产生位移,目前漏水十分严重。另外整个渠系的附属建筑物毁损也相当普遍,节制闸大都存在启闭失灵,止水失效的问题,涵闸毁损率达90%。忠防水库渠道(包括支渠)全长32公里。干渠已衬砌披护的只有0.4公里,占全长的3%,支渠18公里全是修建时的原状,整个渠系能发挥作用的不到60%。另外,田间灌溉渠道毁坏淤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普遍存在断面不规则,杂草丛生,渠底淤积,人为损坏等情况,灌排水十分困难,有的根本灌不进,排不出。? 2、机埠设施老化,盗窃破坏严重。全市原有灌溉机埠1071处,装机容量19810千瓦,设计灌溉农田20.2万亩。据水利部门统计,现在能发挥作用的只有841处,16713千瓦,实际灌溉面积不到10万亩。我们现场察看这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机埠,由于运行时间长达三、四十年,加上养护不够,设备普遍存在锈蚀、老化的问题。有的机埠房屋破损、残缺不全,有的变压器、电动机零部件损坏,有的线路老化。五里乡原有机埠25处,有近三分之二的处于停三开四状态,能长期正常运转的只有1台。定湖镇有近90处提水设施,目前能开机使用的仅27处。源潭镇东港村罗家组旭山机埠,装机75千瓦,灌溉面积达1300多亩,现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据统计,全市处于完全报废的机埠达126处,1700千瓦。另外,机埠等提水设施遭人为破坏的现象也相当突出。近三年全市有104处机埠遭盗窃,有的割掉电线,有的盗走电动机和变压器。五里乡花桥、火炬机埠一年内三次被盗,损失达6万多元。? 3、小型水库、骨干山塘病险工程多,潜在问题大。据水利专家界定:截止2004年5月,全市共有病险水库64座,其中小ⅰ型水库12座,小ⅱ型水库52座。病险骨干山塘堰坝590座,其中山塘480座、堰坝110座。从发现病险至今尚未完全整治好,时间最长的17年,最短的2年。这些病险工程集中为三大问题:一是大坝散浸严重。坦渡乡胜龙水库,在2001年汛期曾发生因散浸引起内坡塌陷的险情,因抢修及时,才未造成惨剧。据统计,全市有80%的小型水库存在上述问题,其中较为严重在水利部门挂了号的有39座,占总数的6%。源潭烟竹水库,2002年发生的险情,就是因低涵管破损造成水流带走坝体内土料,使大坝内坡塌陷。三是溢洪道断面开挖未达到设计标准,有些水库在修建溢洪道时,遇到地质坚硬难以挖掘时就放弃挖掘,使溢洪道宽度和深度均未达到要求,当洪水来临时,溢洪道排洪不及,造成库内水位猛涨,甚至漫过堤顶。聂市镇野鱼冲水库就是上述的典型例子,所幸的是因处置得当才未发生过漫堤现象,类似这类情况的水库全市有8座。? 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农业发展,影响到农民增产增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一是灌溉面积减少。龙源水库设计灌溉5个乡镇的4.2万农田,现在仅仅只能灌溉1.9万亩。白云镇台上、灰山、新合、路丰等七 ······(未完,全文共8893字)后面自己想拉,加上点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会写得更好!!!!!!!!!!
相关概念
翻车
翻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旧时汉族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毕岚是中国历史上翻车的“创造”者,而三国时的马钧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
灌溉
灌溉指用水浇地,主要包括漫灌、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调亏灌溉等方式,分为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类型。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