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黄萎病病害
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棉花生产中为害极大、毁灭性强,一旦发生,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都是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其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应以预防为主,进行统合防治。其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种子检疫。严禁从病区调入棉种、棉籽饼和棉籽壳。2、选用抗病品种。在棉花生产中,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抗病性,控制病害发生。3、实行轮作倒茬。对重病田实行轮作换茬,可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轮作3—5年。4、进行种子处理。好棉花播种前的药剂浸、拌种工作,消灭种子上的菌源,或选用包衣棉种。5、加强田间管理。勤中耕,深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6、搞好现蕾前的预防工作。棉花现蕾期是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期,可在棉株显症之前喷洒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盐、绿风95等营养剂,提高棉株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发生。7、做好发病后的补救工作。①田间发现零星病株后,应立即拔除集中烧毁,并对病穴及其周围进行消毒。②严重地块可采用喷雾与灌根相结合的方法。用3%广枯灵水剂300—500倍液、或用12.5%治萎灵200—25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绿风95进行喷雾,5—7天喷1次,连喷3—4次。灌根,每株用药液50—100ml,可减轻危害,控制病害蔓延。未发病地块,应喷洒黄腐酸有机肥或绿风95、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提高棉株抗病力,减少发病,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 棉花枯黄萎病是重要的传染性病害.
发病原因:出现豆类红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多为浇水过多而出现土壤湿度过大,土壤中的透水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长,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出现根系不发达的情况,俗称“沤根”,严重时导致整个根系脱皮或毛细根减少2.烧根主要分为肥类和药剂引起的烧根由于冲施肥料时因施肥过多或不合理,导致根系生长不良而出现烧根,少量情况下与底肥中的有机肥没有完全腐熟有关另外,由于在定植时穴施防治红根的杀菌剂或防治线虫的药剂过多或未撒均匀的情况下也会因药剂量过重而导致植株出现烧根3.种植过密由于芸豆种植较密,有的一穴甚至种植5-7粒种子,植株之间出现营养竞争引起的,一般的芸豆植株都是先出现伤口后感染病菌而出现红根的情况较多4.地温过低在地温过低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根系生长所需要的合适的地温,从而导致根系生长差,不易生出毛细根,也易出现根部发红的情况5.豆类根系在湿度过大的情况下易被根腐病菌侵染,从而出现根部病害导致红根6.炭疽病豆类根系因感染炭疽病病菌而出现红根,一般在地表面以上的茎秆上伴随出现红色的凹陷斑,叶片背面叶脉有红色线状斑等那棚室芸豆出现红根,应该怎样解决呢?1.灌根“根深叶茂”,根好了,才能长好植株因此首要的是养好根建议每隔半个月至1个月左右,灌根1次,用甲基托布津或恶霉灵或溴菌腈等药剂任选一种,加入天达根喜欢600倍液,进行灌根,可有效减少死棵注意用量要大,成株期可灌4两至半斤水,要注意发病棵周围的植株要连续灌根2到3次,可有效控制住病害的发展2.浇水施肥浇水要小水勤浇,肥料要少量多次,其中还要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建议施用天达根喜欢等高效冲施肥促进根系发育,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注意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避免伤根或烧根,同时可适当减少地温过低造成的根系生长不良3.叶面喷肥可叶面喷洒天达2116壮苗灵,可促进叶片的正常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植株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4.拔除病株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可将生石灰撒到拔除后的植株周围的土壤中,以进行土壤消毒,杀死病菌,避免出现芸豆黄萎病的大面积侵染为害5.穴施药剂要注意将药剂进行拌土处理,一般按药剂兑土1:10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注意药量不宜过大,可减少因药剂施用过多或不均匀而造成的药害6.适当稀植可减少因定植过密而造成的芸豆根系竞争,避免营养供应不充足,为根系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相关概念
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黄萎病
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alboatrum),为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轮枝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