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防治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叫黑心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较为普遍。据调查:一般发病率40—60%,平均减产15—20%。茄子黄萎病一般多在门茄坐住后开始发病,发病植株大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遇天气干旱或晴天中午前后表现萎蔫,但早晚恢复正常。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半边或整个叶片变黄。至发病后期,病叶由黄变褐,有的叶缘向上卷曲,萎蔫下垂或脱落,严重的病株叶片全部脱光,只剩茎杆。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据调查:一般连作地块,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肥力不足的地块发病重;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幼嫩的和施用未经腐熟的带菌残株有机肥的发病重;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的发病重。此外,起苗带土少,伤根多,定植过早,栽苗过深等都会加重发病程度。茄子黄萎病的具体防治措施是:一、处理种子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二、加强栽培管理深耕,增施肥料。茄子是深根作物,应逐年加深耕层,并增施有机肥,使25—30厘米处的土层充分熟化,以利茄苗生长,提高抗逆性。所用有机肥,一般以人粪尿最好;其次是各种畜禽混合肥。一般亩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茄子坐果后,追施尿素2—3次,每次10—15公斤,使叶片始终保持绿色。另外,实行4—5年轮作制。对纯菜区轮作有困难的,前茬可栽葱、蒜以减轻受害程度。三、防治方法一旦发现中心病株,首先拔除,带离田间深埋。病株周围撒生白灰粉,避免田间操作或浇水而引起进一步扩散。药剂防治可用25%抗枯宁1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用药液200ml,隔7—10天再灌一次。
2, 怎样防治茄子半边疯(黄萎病)?
答: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是由真菌侵染所引起土传病害,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半边正常。该病菌一般会从茄子幼根或根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造成植株体内养分、水分的运输障碍,导致发病。发病初期,在植株中下部个别枝的叶片上表现症状,叶片边缘和叶脉间退绿变黄,多呈斑块,逐渐变为黄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扩展到整个叶片,引起上卷,最后则全叶枯黄、下垂、脱落。病害逐渐由下往上,从半边向全株发展,最后整株死亡,只剩茎秆。纵剖病株根、茎部,可见维管束变成黄褐色或棕褐色,并可挤出灰白色的粘液。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与蔬菜轮作4年以上,或与水稻轮作1年;2、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留种,调种时要检疫;也可进行种子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托浸种7小时,洗净后催芽;3、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嫁接苗,以苗期开始脱毒处理,如用高锰酸钾配以萘乙酸进行沾根;4、适时定植,覆盖地膜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定植后15-20天,可选用乙酸铜、噻菌铜、氢氧化铜、叶枯唑等细菌性药物灌根,每隔1个月重复一次;5、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3-0.5公斤,隔10天用药一次,连灌2-3次。
3,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茄子黄萎病又名凋萎病、黑心病,苗期与成株均可发病,多从门茄座果后开始发病,先是植株下部叶片近叶柄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逐渐发展成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上卷,最后干枯脱落。发病初期,晴天植株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后不再恢复,植株枯死。有时同一植株上,部分枝叶发病,其余部分无症状,剖开病茎基部,其木质部呈灰褐色或棕褐色。 茄子黄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真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能长期存活。条件适宜时,病菌从伤口或幼根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带菌土壤是其主要来源,种子亦可带菌传播。病菌主要靠雨水、灌溉和人们农事传播。其适宜发病温度为20-26℃,土壤温度高时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透气不良、氮肥使用过多时发病重。气温高于38℃时病菌受抑制。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参阅番茄早疫病。如果已经开始发病,主要用药如下: 2000倍天达裕丰+600倍“天达-2116”药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75%甲基托布津6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23%络氨铜4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DT可湿性粉剂3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铜高尚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黄腐酸盐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灌根,每株用量150-200毫升,每10天一次,交替灌根2-3次。植株喷洒每7—10天1次,交替用药,连续喷洒2—3次消灭之。
相关概念
半边
半边,指:①(~儿)指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身子ㄧ这块地的东~儿种玉米,西~儿种棉花ㄧ这个苹果~儿红,~儿绿。②〈方〉旁边。
发病
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轮作
轮作,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已指出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并记述了当时的轮作顺序。长期以来中国旱地多采用以禾谷类为主或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