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木染的颜色种类
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红色类的茜草、红花、苏枋;黄色类的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绿色类的冻绿(亦称中国绿);蓝色类的蓝草(靛蓝);黑色类的皂斗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无穷的色彩。草木染也称植物染色。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于蛋白质纤维、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先染后媒,先媒后染,同媒染色等。最佳染色工艺应该依据染料性质来定。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在当今简便的化学染料被普遍使用的时期,传统的“草木染”的方法并未被人忘记,说到草木染料,也许会使我们想到从古至今代代传承的染色技术。
草木染:通过溶剂、发酵等方法将植物色素提取出来,再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实际上是分为色素提取和染色两个步骤。敲拓染:将植物夹在两个片布中间,用石头直接敲击,将色素敲打出来并直接转移到两片布上,一步法完成染色。草木染:可用于染散纤维、纱线、织物,可以扎染、蜡染、印花等各种工艺,成熟的草木染工艺色牢度比较好,可以满足服用要求。工业化草木染的实现,可以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实现突破,满足地球上上百亿人口的服用需求,是“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发展方向。地球上煤炭和石油枯竭后,化工合成染料失去原料,草木染必然全面回归到主流地位。敲拓染:只能用于织物,手工染色(印花),拓印出来的花型与所用植物的形状基本一致。色牢度难以达到服用要求,多用于艺术品(装裱成画等)。
名词解释
染色
染色又称为上色,指用化学或其他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色。天然染色有时需要用媒染剂,合成染色也需要使用一些助剂;通过染色可以使物体呈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用五颜六色来装点生活。
相关推荐
4色环电阻对照表 四色环电阻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