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电加热器的种类有哪些?请详细说明。
按温度进行分类根据高分子PTC材料的组成不同,自控温加热电缆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类。市场上常见的有以聚烯烃为基材的65℃温度等级的加热电缆和以含氟材料为基材的110℃和150℃加热电缆。此处的温度等级定义为加热电缆所能有效应用的最高环境温度(MAXIMUM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RE)。也可以理解为电缆能够长期稳定应用并产生有效加热功率输出的最高环境温度,超过规定温度等级,一方面由于电阻增高,电缆本身的输出功率很小,实际加热效率很低。另一方面,长期的超温使用,使电缆性能如:PTC特性,加热功率等劣化或衰减,会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但短期间断地暴露于超过温度等极的温度环境,也是可以的。因此,除上述温度等级外,自控温加热电线,还有另一个温度等级。如对于65℃温度等级的电缆,该温度等级为85℃,对于110℃温度等级的电缆,为130℃,而对于150℃电缆,则为230℃。然而此时的电缆有效输出功率已接近于零。由于相关文献资料太少,许多人对于自控温加热电缆的温度等级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它是指加热电缆的最高表面温度,因此,出现了45.65,85和105℃温度等级聚烯烃加热的说法。而实际上,由于电缆的输出功率与环境温度有关,而电缆的表面温度与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保温状态都有密切联系。因此,用表面温度来定义自控温加热电缆的温度等级是不科学,也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对于以聚烯烃为基材的加热电缆其最高连续使用温度应不超过65℃。按输出功率分类自控温加热电缆的输出功率是指在环境温度为摄氏10度条件下,单位长度电缆的输出功率。按加热功率输出分类,自控温加热电缆有高中低三种类型。一般而言,加热功率小于35瓦/米的为低功率加热电缆;加热功率大于35瓦/米而小于70瓦/米的为中功率加热电缆;而加热大于65瓦/米的为高功率加热电缆。按应用场所分类通用型加热电缆:是指由铜导线,高分子PTC材料和单层阻燃护套所组成的加热电缆。主要应用于一般场合下的管网的加热或伴热。防爆增强型加热电缆:是在通用型电缆的外层再复合一层金属网,这种结构电缆可有效消除静电和抵御外来机械碰境。主要应用于具有防爆要求的场所。防腐防爆增强型电缆:这种结构的电缆是在防爆增强型加热电缆的金属网外层,再复合上一层含氟材料。具有这种结构的加热电缆可有效地防止和抵御静电,机械碰撞和各种腐蚀性介质。主要应用于环境恶劣或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按电缆用途分类普通型加热电缆:这是一种二芯结构的加热电缆。由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外敷高分子PTC材料和阻燃护套材料或金属网和氟材料护套所构成。由于受导体直径和沿长电压降的影响,这种电缆的连接使用长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超长型加热电缆:这是一种特殊结构的五芯或六芯加热电缆。除由高分子PTC材料包敷的两根平行导线外,同方向还另布3-5根带绝缘护套的金属导线,外加金属铠装。用于传送电能。这种特殊的结构,使电缆的最长连续使用长度不可超过1100米,因而可应用于输油输气道的伴热和油田井下伴热。安全型加热电缆:这则一种三芯加热电缆。在电缆中,在阻燃护套内沿长度方向另布一根监视电线。监视电线可随时把沿线的输出功率异常变化,过电流情况,局部损伤等信息及时传送到中央控制室,便于及时了解沿线加热情况,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按适用电压分类低电压型:是指适用电压范围在12-36V之间的加热电缆。这类电缆一般加热功率较低,连续使用长度不超过10米。使用时需严格遵守电压要求,否则,可导致电缆着火等意外事故。应用范围主要为民用保健品及车船用加热坐椅等。中电压型:是指适用电压在100-660V之间的加热电缆。我们一般所说的自控温加热电缆均指这一类电缆。在实际应用中,120和250V电缆可互换,但120V加热电缆的最大连续使用长度通常为240V的一半。这类电缆的连续应用长度通常不超过200米。高压型电缆:是指适用电压在380-650V之间的加热电缆。它们主要为前面所提及的5-6芯加热电缆。连续应用长度通常大于500米。
3, 电加热管有多少种不同类型?
加热器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在多股电阻丝绞线外缠绕有玻璃纤维增强耐火纤维层,在耐火纤维层外编织有金属丝增强耐火纤维层,紧密结合并沿电阻丝绞线全长分布的双层包覆层与其中心的电阻丝绞线组成了一整体式可随意按需弯折并可与被加热件紧密接触的直接加热单体。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按加热方式的种类来区分,大可分为三类:1.电磁加热--电磁加热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因为是铁制容器自身发热,所有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电磁炉,电磁灶都是采用的电磁加热技术。2.红外线加热--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3.电阻加热--利用电流通过电热体放出热量来加热坯料的加热方法。 常见的电阻丝加热,陶瓷加热器,以及电阻圈加热,石英管加热,原理上都属于电阻式加热。
4, 加热器有哪些种类?
太阳能热水系统指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水或其它传热工质加热后由储水箱储存,能够提供生活热水的系统。按集热器传热工质的运动方式可以划分为自然循环式、强制循环式、直流式;按生活热水与传热工质的关系分为直接加热系统和间接加热系统;按和建筑结合的方式(供热水范围)分为集中式(集中供热水系统)、半集中式(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分散供热水系统。本节将针对性介绍前两种分类方式,第三种分类方式将结合建筑一体化的内容,在4.4中予以详细介绍,也是本报告的重点内容。(一)生活热水与传热工质关系(第一种分类方式)(1)直接加热系统。直接系统是指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直接加热水供给用户的系统;直接加热系统的优点是集热效率高,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在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缺点是冬天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摄氏温度时,水结冰容易冻坏系统。1.储热水箱;2.上循环管;3.集热器;4.循环水泵;5.下循环管;6.内置换热器;图3. 5间接加热系统原理图(2)间接加热系统是指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某种传热工质(一般为水),再利用传热工质通过热交换器加热水供给用户系统(如图3.5)。由于热交换器阻力较大,间接系统一般采用强制循环系统。考虑到用水卫生,减缓集热器结垢及防冻因素,在投资允许的条件下,一般优先推荐采用间接系统。间接加热系统的优点是将集热与供热分开,设计灵活;可以采用防冻液为传热工质,避免出现冬天冻坏系统,缺点是成本较直接加热系统要高,通过换热器热损耗部分热量。(一)集热器传热工质运动方式(第二种分类方式)(1)自然循环式。通常采用的自然循环系统可分为普通自然循环系统和定温放水自然循环系统。自然循环系统一般采用非承压的太阳能集热器,且要求储热水箱必须高于集热器以提供足够虹吸动力,因此不适于与建筑的整合设计(如图3.6),但此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控制单位少,普遍适于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且对生活热水需求不高的情况下采用)。图3. 6 自然循环系统原理图(2)强制循环式。强制循环系统时利用控制器和循环水泵使系统根据集热系统得热量强制循环传热工质加热的系统,系统由水泵驱动强制循环。强制循环系统要求采用能承压的太阳能集热器,是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本次讨论的重点系统,如图3.7)。强制循环系统的系统形式主要有直接和间接加热系统两种。其中直接加热系统一般采用变流量定温放水的控制方式或温差循环控制方式,间接系统的控制方式以温差循环控制方式为主。(3)直流式和闷晒式系统。由于目前采用较少,因此此处不予赘述,可参阅相关资料。图3. 7 强制循环系统原理图(三)其它分类方式(1)按辅助能源安装位置分类(第四种分类方式)。配有辅助能源系统是指太阳能和其它水加热设备联合使用提供热水,在没有太阳能时,仅依靠系统配备的其它能源的水加热设备也能提供建筑物所需的热水系统。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生活热水的供应,辅助加热装置是必须的。(2)按辅助能源设备启动方式分类(第五种分类方式)。主要分为全日自动启动系统、定时自动启动系统、按需手动启动系统。(3)按集热器与储热水箱的分合状态分类(第六种分类方式)。可分为紧凑式系统、分离式系统和闷晒式系统。闷晒式系统是指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结合为一体的系统(即水箱本身就是集热器);紧凑式系统是指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相互独立,但储热水箱直接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上或相邻位置上的系统(例如普通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分离式系统是指储水箱和太阳能集热器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安装的系统,在与建筑工程结合同步设计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推荐使用分离式系统。
相关概念
加热
加热heating,是指热源将热能传给较冷物体而使其变热的过程。根据热能的获得,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类。直接热源加热是将热能直接加于物料;间接热源加热是将上述直接热源的热能加于一中间载热体,然后由中间载热体将热能再传给物料。
加热管
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溶化(铅、锌、锡、巴氏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