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灯谜大全及答案2017打一成语
中国地广,大家知道有很多关于中国地名的灯谜吗?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017新年灯谜会猜中国地名,大家一起来猜灯谜吧~1.落红有主(打辽宁一地名)。 丹东2.何谓五岳(打辽宁一地名)。 盘山3.八一勋章(打辽宁一地名)。 彰武4.客人初至(打辽宁一地名)。 新宾5.促其反正(打吉林一地名)。 敦化6.泾渭不分(打吉林一地名)。 浑江7.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 公主岭8.双双无突破(打吉林一地名)。 四平9.贵在廉洁(打黑龙江一地名)。 宝清10.楚剧选段(打黑龙江一地名)。 林口11.又到鸡西市(打黑龙江一地名)。 双城12.千里来慰问(打黑龙江一地名)。 抚远13.安得后羿弓(打江苏一地名)。 射阳14.空付一书扎(打江苏一地名)。 高邮15.鬼脸儿善变 (打江苏一地名)。 兴化16.准点到西宁(打江苏一地名)。 淮安17.分床不分家(打浙江一地名)。 桐庐18.此日意无穷(打浙江一地名)。 富阳19.无一知其义也(打浙江一地名)。 文成20.无丝竹之乱耳(打浙江一地名)。 乐清
2, 猜字谜来猜猜吧
答案一:我想能与丈夫有成。 我看后感觉确实很有难度,猜不出来的原因是字谜是古代的一个人所写,诗中很多术语是古代文言词,本诗应为男孩向女孩求爱时,女孩给男孩的。具体猜谜过程如下: 第一、二两句无需多加解释。 第三句,“胡天八月不飞来”,“能”字的左侧部分极像“八月”,右侧部分乡两个大雁飞来,而这一部分像飞字,又不是飞字; 第四句,“山回路口白草折”应为“与”字,我们来看这个字的写法,上下两部分都是一个发生了偏转的残缺(即“折”之意)的“山”字; 第五句,“寸光不与四时同”应为“丈”字,此字与“寸”字相似,笔画相同,形状类似,但无论何种写法,丈寸又绝不会相同,故作此解; 第六句,接天莲叶,“天”字向上,为“夫”,后面几字,应为意解,后面再讲。 第七句,“千秋一夜归三横”,"千""归"字的各自一部分,加上“横”,应为“有”字(其中,归字右侧加上一横应为月字); 第八句,“角弓空留马行处”角弓空留,我认为应该留的是“刀”部,留在何处?马行处,而马行处又往往与“戈”字或战场之意相联系,“刀”“戈”合为“成”字。 关于此谜语,我曾在帖子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我猜出这个谜语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朋友们都说我和她又缘无份……”(意思相同,个别与句记不清了)本人怀疑为贴谜诗之人所作, 。若由此得出如下故事则此诗就不难解了: 一年轻男孩就要去应征入伍了,临行前,他问了自己一直爱慕的女孩一句话,这是一句一直藏在男孩心里,而又一直不敢说的一句话-----"我回来以后,你能嫁给我吗"。 女孩子毕竟是害羞的,她没有直接回答男孩子的问题,然而她又是聪明的,她对男孩子说“如果你猜出了我的谜语,我就答应你”…… 而男孩子带着疑惑应征入伍,由于他没有解出这个谜,也或许由于替他种种原因,他没有和这个女孩子来往。等到他退伍归来,并且猜出来这首谜语诗是女孩子对他的深深期望时,女孩子已经结婚了…… 从答案“我想能与丈夫有成”来看,这首诗应包含如下的意思: 女孩子是喜欢男孩子的,但是她更希望男孩子能在外面好好锻炼自己,不要只想着儿女私情。她希望男孩子能够锻炼一身本事,将来可以与自己共同创造一番成就。 从诗中“鸟飞去”“不归来”“白草折”“送君去”等语句很明显本诗应为送别之作;而从“有心起”“不飞来”等语句又可看出对男孩子的规劝之意--希望男孩安心当兵。而“千秋一夜”一句,有很明显的告诉男主人公“我会等你”这样一个信息。并且我们猜出来的“马行处”应与“戈”(一种武器)字有关,大致可与我们猜测男主人将要去当兵相吻合。 答案二:我想成为你的唯一(这个答案有不少) 1.2大家都知道 ⒊胡天八月不飞来,“不飞来”即“胡天”二字去掉“八月”还剩“古二”,二字合一起是“呈”字谐“成”字 ⒋“山回路中口百草折”,“山回路口”即“十”字“百草”即“木”字,合起来是“未”字 ⒌;“寸光不与四时同”即“寸”和“日寺(时繁体)”是不同的,去掉“日”字还有“日”和“土”,即“里”谐“你”字 ⒍接天连叶送君去”,地平线处与天接的自然是“土”地,“叶”即“也”。“土”连“也”自然是“地”; ⒎千秋一夜为三横”,从“秋”字取一竖心旁,“夜”中取一高字头和单人旁,“一”即“竖”再加三横为“惟 ⒏“角弓空留马行处”,马与弓字相近,只多一“一”,而“一”在马脚,马行处也暗示了是“一”字。“惟一”和“唯一”本就相同 答案三:我想能和你在一起(这个答案也很多) 这个谜之所以不好猜是因为它是从台湾传过来的,用的是繁体字。 能:胡天八月不飞来,“能”的左边酷似八月,右边像飞 和:山回路口白草折,草折为禾(柴),加口,成和 在:接天连叶送君去,有天、叶、去拆成 起:角弓空留马行处,行处,即走过的,弓与己相近,所以为起
名词解释
马行
马行,1969年11月生于山东,毕业于南京大学,2001年参加诗刊社第17届青春诗会,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石油化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致力于城市与乡村之外的旷野写作。主要写作诗歌和戏剧,也写小说和随笔。著有话剧《第4号防潮楼》,诗集《慢轨》、《从黄河入海口到塔克拉玛干》、《诗歌:海拔3650米之上》,学术随笔《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散文集《大地上的行走》 等,作品获中华宝石文学奖、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