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守仁的心学
从总体上说是唯 心主义哲学,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心外无物,具体 应该归为主观唯 心主义的范畴。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性知合一”。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什么是“行知合一”?根据当年明月举的事例来看,我认为行知合一就是如果你做的一件事你的行动是邪恶的,但你的目的和最后的结果是正义的,那你做的就是正义的。这正如和平是靠战争换来的,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举个例子:法西斯希特勒当年做的事的确很不人道,但假如没有第2次世界大战,怎么会有第3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单就中国历史而言,如果没有周幽王的昏庸,我们现在或许还生活在奴隶社会吧。如果没有昏君,没有他们制造的乱世,我们熟知的乱世英雄么,不过是历史尘埃的渺小存在吧。正是他们使历史一次次生化,一次次革新,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不会进步!再回过头来看看希特勒,如果当时他成功了,地球统一了,这样的历史意义比我们的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想象一下,地球在统一70年后会是什么情急?或许人类早以进入太空时代了吧,这样我们人类将赢来第3次进化!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科技进步都是战争期间发生的,比如我现在使用的电脑,就是美苏争霸时霸权主义的产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确需要一场灾难。和平时间太久,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只会让我们的创新能力一步步丢失,政府一步步腐败。而落后了就要挨打,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一直还在耗着,一直得不到统一,那么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被外来物种所侵略,奴役,灭亡……
2, 王守仁的心学
知行合一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3, 有深究王阳明心学的朋友,给我讲解一下其思想。感谢!
其它的东西我都不想多讲。用心做事,错了吗?用心做人,错了吗?用心工作,错了吗?用心写字,错了吗?用心创新,错了吗?用心发明,错了吗?难道我们:用物做人,行吗?用物做事,行吗?用物工作,行吗?用物写字,行吗?用物创新,行吗?用物发明,行吗?人呢?“我”即是人啊!“我”就是现象(个体)人类第一次接地气的东西。不是大共相,如“物质”这样的假东西,我们在实在界找不到“物质”这个东西(任何一般属性(universa/attribute)都不是实体)(任何以共相的方式来断定其属性的(predicated universally)东西都不是实体,而类形式(species form)即便是共相,也不是以共相的方式来断定其属性的)。“我”又是人类整体的每一个个体。我就是自主决非自在自为(主客对话两个我)。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阳明先生是天人合一性的心学“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传习录》下)。 阳明先生“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命题。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有其原因和理论基础,而更主要的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政治实践,圆融为一;把孟子的心体良知与大学的工夫以致知和合同一,包容了宋学本体——工夫的全部内容。王阳明先生强调实行,要求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吾心良知之天理,包含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经世界想。王阳明先生教育思想出发,认为其核心内容为“明人伦”的“尽心之学”,其社会意义在于“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安矣”,即贯穿和熔铸着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抱负和理想。王阳明先生还凸显和肯定了“躬行”在“知”、“学”、“穷理”中的作用,并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和“笃实之功”,反对只“知”不行的“着空”学风,倡导“实学”。这无疑是开启了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的基本内容的实学思潮的先河,但因王阳明的“尽心之学”在本质上过分地突出了其良知道德理性的价值,忽略了知识理性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合理性,从而妨碍了其“尽心之学”所蕴含的经世改用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和发展。
4, 心学 王守仁
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一。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二。他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三。“格”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立于现实。以现实为根本出发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5, 王守仁心学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有趣,但是对“知行合一”的解释完全荒腔走板,可见根本就没有看过《传习录》。 先生说过,为学须从本源着手方有成果,先有根,再有枝,再有叶,再有花,最后结果。 大多数人都不从《大学》《中庸》《孟子》《传习录》学起,就浮躁地学“知行合一”“四句教”“致良知”,最后只学会咬文嚼字,什么意思都只学到半懂,似是而非,还以为心学是何等高深学问,其实很多东西先生都在《传习录》说过,想理解“知行合一”就去看《传习录》。 个人理解的学阳明学的三步骤:《大学》->; 《中庸》->; 《传习录》
名词解释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守仁作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后又起兵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1529年去世,谥文成,故后人称其为王文成公。万历年间得以从祀于孔庙。
道德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也是道的体现,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