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傣味菜中的大芫荽是啥?科?属? 有点像油麦菜那种,
大芫荽,别名:假芫茜、香信、番香茜、山芫荽、番鬼芫茜、野芫荽、德马炸锁、阿瓦芫荽、日本芫荽、洋芫荽、刺芫荽、假芫荽、节节花、野香草、侧香荽、竻芫茜。为伞形科植物刺芹Eryngium foetidum L.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发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气止痛,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胸痛,食积,呕逆,脘腹胀痛,泻痢,肠痈,肝炎,淋痛,水肿,疮疖,烫伤,跌打伤肿,蛇咬伤。形态特性: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1-40厘米或超过,主根纺锤形。茎绿色直立,粗壮,无毛,有数条槽纹,上部有3-5歧聚伞式的分枝。基生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不分裂,革质,长5-25厘米,宽1.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窄有膜质叶鞘,边缘有骨质尖锐锯齿。近基部的锯齿狭窄呈刚毛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羽状网脉;叶柄短,基部有鞘可达3厘米;茎生叶着生在每一叉状分枝的基部,对生,无柄,边缘有深锯齿,齿尖刺状,顶端不分裂或3-5深裂。头状花序生于茎的分叉处及上部枝条的短枝上,呈圆柱形,长0.5-1.2厘米,宽3-5毫米,无花序梗;总苞片4-7,长1.5-3.5厘米,宽4-10毫米,叶状,披针形,边缘有1-3刺状锯齿;小总苞片阔线形至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约0.6毫米,边缘透明膜质。萼齿卵状披针形至卵状三角形,长0.5-1毫米,顶端尖锐;花瓣与萼齿近等长,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顶端内折,白色、淡黄色或草绿色;花丝长约1.4毫米;花柱直立或稍向外倾斜,长约1.1毫米,略长过萼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芫荽
2, 野芫荽是鹅足草吗
你自己打错字。请看:缅甸有一种植物,模样全不似芫荽,香气浓郁芫荽十倍,边境地区称缅芫荽。刺芫荽学名Eryngium foetidumL.,又名野芫荽、缅芫荽、阿佤芫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刺芫荽是一种野生蔬菜,常生长于肥沃阴潮的草坪、沟埂边、竹林下。近年来随着市场销量的增加,单靠野生采集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已对其进行人工栽培。据分析每100g可食部分含胡萝卜素1.44mg、维生素B20.22mg、维生素C33mg。刺芫荽具有特殊的香味,是傣族、景颇族、佤族群众喜食的调料菜,药用有疏风散寒,引气消滞之功效,还可治风寒感冒,胃寒呃逆,跌打肿疼,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刺芫荽为伞形科,刺芹属,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主根圆锥形,分布浅,叶自根出,倒披针形,长5~20cm,宽1~3cm,叶缘具有波状锯齿,齿端有硬刺,基部渐狭,无叶柄。花茎直立而粗壮,高20~30cm,2歧分枝,具有疏生尖齿的茎生叶。聚伞花序具3~5回2歧分枝,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总苞片5~6片,叶状,开展且反折,边缘有1~2对疏生尖刺,小总苞片长2~3mm,花极小,白色或淡绿色,双悬果球形,种子极小,褐色。刺芫荽喜温耐热,在阴坡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茂盛,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有机质丰富的壤土上生长健壮,但食用时刺芫荽具有的特殊香味较淡;在较贫瘠的壤土上生长势弱,但采收后食用时其本身具有的香味又较浓,适宜的土壤pH值在5.5~6.5左右。
名词解释
芫荽
芫荽(学名:Coriandrum sativum L.),别名香菜,是伞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现大部地区都有种植,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芫荽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佐料,《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 芫荽状似芹,叶小且嫩,茎纤细,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根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列,叶柄长2-8cm;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cm,宽1-1.5cm,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花果期4-11月,其品质以色泽青绿,香气浓郁,质地脆嫩,无黄叶、烂叶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