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中药要熬多长时间?
煎药用具一般以瓦罐、沙锅为好,搪瓷器具也可以,但不要用铁器铜器或铝制品。(因为铁或铜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疗效)。煎具的容量宜大些,有利于药物的翻动,并可以避免煮开后药液外溢。煎具应有盖子,煎药时可以防止水份蒸发过快,以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释放。煎药用水选择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均可。也有的药物用酒或水酒合煎。水量一般要求漫过药面3-5厘米(1中指指节深)。煎药火候的掌握:一般先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也就是小火)。不同的药物性味对煎煮法也有不同的要求。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而矿物药、贝壳类及补益药等,一般宜文火久煎30分钟以上。每剂药一般煎两次,滋补药可煎三次,每次煎成浓药汁200~300毫升左右。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人药方法。⑴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还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马钱子等,这些药物也应先煎,以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⑵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⑶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一起煎。须要包煎的主要有三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⑷另煎: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虫草、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否则易造成浪费。⑸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⑹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一般来说,一剂药最好是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方法是:加水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保持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将2次煎的药液混合兑匀即可,一般是分2-3次服用。中药服用不但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还要注意服药次数和服药温度,这样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服中药的时间是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饭后服用: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空腹时服用: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睡前服用: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提醒: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2, 熬中药一般要熬多久?
人参有六种食用方法。1、炖服:将人参切成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至5小时即可服用。 2、嚼食:以2至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3、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克至1.5克。 4、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5、 泡酒:将整根人参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度至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6、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另外,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
名词解释
人参
人参(Panax ginsengC. A. Mey)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薄片
建筑材料中所谓的“薄片”,意指将木材依某定向性质予以刨削所得的薄木片(或薄木皮),以取其花纹或特定用途。英文名称为“Veneer”;也有某些业者翻成“Film”,但较少见。在中国也常被简单地称为“单板”。